执笔人:周萍 审定人:王志文
一、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具体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国防、体育教育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社会实践、劳动教育
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具有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2.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5.了解国家科学与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主干学科
物理学(应用物理方向,物理教育方向)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与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二)核心课程
1.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术、DSP技术与应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等。
2.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微格教学、普通话口语等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或教育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等。

物理学主要课程结构图

物理学主要课程结构图
四、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学分。包括:所有课程、实践和其它教学环节;其中教育类课程的学分需修满教师教育学分才符合教师资格的认定要求。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五、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进程安排表
八、实践教学计划
九、各类课程的课内学分分配表
十、物理学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计划
2015级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一、通识必修课(应修学分:52)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
总 学 分 |
实践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周 学 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 负责人 |
理 工 科 |
TB21108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
3 |
1 |
54 |
36 |
18 |
考查 |
3 |
一 |
覃青必 |
TB21109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 |
3 |
1 |
54 |
36 |
18 |
考查 |
3 |
三 |
程翠平 |
TB21109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I |
3 |
1 |
54 |
36 |
18 |
考试 |
3 |
四 |
程翠平 |
TB211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1 |
54 |
36 |
18 |
考试 |
3 |
二 |
莫放春 |
TB2111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
2 |
0.5 |
36 |
26 |
10 |
考查 |
3 |
三 |
刘国彬 |
TB29101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National Theory and Policies Towards Nationalities |
1.5 |
0.5 |
36 |
26 |
10 |
考查 |
2 |
六 |
龚永辉 |
TB241031 |
大学英语Ⅰ College English I |
3 |
1 |
48 |
32 |
16 |
考试 |
4 |
一 |
粟芳 |
TB241032 |
大学英语Ⅱ College English II |
4 |
1.5 |
64 |
40 |
24 |
考试 |
4 |
二 |
粟芳 |
TB241033 |
大学英语Ⅲ College English III |
4 |
1.5 |
64 |
40 |
24 |
考试 |
4 |
三 |
粟芳 |
TB241034 |
大学英语Ⅳ College English IV |
4 |
1.5 |
64 |
40 |
24 |
考试 |
4 |
四 |
粟芳 |
TB281021 |
公共体育I Pubic Physical Education I |
1.5 |
1 |
36 |
4 |
32 |
考查 |
2 |
一 |
蒋东升 |
TB281022 |
公共体育Ⅱ Pubic Physical Education II |
1.5 |
1 |
36 |
4 |
32 |
考试 |
2 |
二 |
蒋东升 |
TB281023 |
公共体育Ⅲ Pubic Physical Education III |
1.5 |
1 |
36 |
4 |
32 |
考查 |
2 |
三 |
蒋东升 |
TB281024 |
公共体育Ⅳ Pubic Physical Education IV |
1.5 |
1 |
36 |
4 |
32 |
考试 |
2 |
四 |
蒋东升 |
TB25904 |
计算机文化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
2.5 |
1.5 |
48 |
24 |
24 |
考试 |
3 |
一 |
李永胜 |
TB55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2 |
0.5 |
36 |
26 |
10 |
考查 |
3 |
二 |
毛小玲 |
TB17002 |
公益劳动Physical Labor for Public Welfare |
1 |
1 |
36 |
|
36 |
考查 |
|
|
张九凯 |
TB07001 |
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Social Surveys and Social Practice |
1 |
|
|
|
4周 |
|
|
|
陈就汉 |
TB30904 |
军事课Military Course |
3.5 |
2 |
63 |
36 |
27 |
考查 |
|
|
周丽华 |
TB30101- TB30108 |
形势与政策Ⅰ-Ⅷ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2 |
128 |
|
|
考查 |
|
|
黄焕汉 |
TB30909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Occupation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
1 |
0.5 |
20 |
|
|
考查 |
|
|
蔡其明 |
TB309101 |
大学生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
1 |
0.5 |
20 |
|
|
考查 |
|
|
蔡其明 |
TB30201— TB30208 |
安全教育课Safety Education |
1.5 |
1 |
24 |
|
|
考查 |
|
|
周丽华 |
小 计 |
|
52 |
24.5 |
756 |
420 |
336 |
|
|
|
|
二、通识选修课(应修学分:7.5)
二级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
总 学 分 |
实践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考核 方式 |
课程 负责人 |
艺 术 类 限 定 选 修 课 |
TX31001 |
艺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Art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吴宁华 |
TX31002 |
音乐鉴赏 Music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唐力 |
TX31003 |
美术鉴赏 Art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伏虎 |
TX31004 |
影视鉴赏 Movie and TV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万益杰 |
TX31005 |
戏剧鉴赏 Drama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黄佩华 |
TX31006 |
舞蹈鉴赏 Dance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李飞锐 |
TX31007 |
书法鉴赏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李达旭 |
TX31008 |
戏曲鉴赏 Traditional Opera Appreciation |
1 |
|
20 |
16 |
4 |
考查 |
杨学明 |
语文类限定选修课 |
TX23801 |
中国语文及应用写作 |
1.5 |
0.5 |
36 |
26 |
10 |
考查 |
吕晓燕 |
TX23802 |
普通话口语 Spoken Mandarin |
1 |
0.5 |
20 |
10 |
10 |
考查 |
李道山 |
|
|
我校开出的其它通识选修课请见附件《全校通识教育课一览表》 |
|
|
|
|
|
|
|
|
小计 |
|
7.5 |
|
|
|
|
|
|
2015级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三、专业必修课(应修学分:84)

四、专业选修课(应修学分26.5)

专业各类课程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

2015级物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实践教学平台(应修学分:26.5)
实践类型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周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课程 负责人 |
课程实践 |
ZB25603 |
普通物理实验I(力学)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 I |
1 |
28 |
考查 |
3 |
二 |
周萍 |
ZB25611 |
普通物理实验II(热学)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 II |
1 |
21 |
考查 |
3 |
二 |
周萍 |
|
普通物理实验Ⅲ(电磁学)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Ⅲ |
1 |
24 |
考查 |
3 |
三 |
班陈隆 |
|
普通物理实验Ⅳ(光学)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Ⅳ |
1 |
21 |
考查 |
3 |
四 |
韦早春 |
ZB25622 |
近代物理实验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
1.5 |
36 |
考查 |
4 |
六 |
王志文 |
ZB25607 |
C程序设计C Programming Language A |
4 |
72 |
考试 |
5 |
二 |
曹敦虔 |
ZB25630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训练(周)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
1 |
|
|
|
三 |
唐轶媛 |
ZB25630 |
电子技术基础技能训练(周) Training of Basic Electronic Skill
|
1 |
|
|
|
五 |
蓝奇 |
ZB25631 |
课堂教学技能驯练(周) Teaching Technique Training for Teachers
|
1 |
|
|
|
五 |
|
ZB25633 |
物理实验综合技能训练(周) Training of Physic experiment Skill
|
1 |
|
|
|
七 |
|
专业实践 |
ZB25823 |
金工实习(周) Metalworking Practice
|
1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二—八 |
|
|
|
专业实习 Specialty Practice |
4 |
|
|
|
|
|
|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6 |
10周 |
|
|
|
|
|
小计 |
|
24.5 |
|
|
|
|
|
说明:毕业论文:文科6周(4学分)、理工科10周(6学分)。专业实习(包括毕业实习)6周(4学分)。
物理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教学计划

教师教育课程平台(讨论稿)
一、按课程模块列表:课程模块一、二、三合计共26学分,其中必修共20学分,选修至少6学分。
课程模块一:教师发展基础课程
|
|
|
|
|
|
|
|
|
|
|
|
|
含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发展、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必修8学分,选修课模块一和二一起至少选修6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不提供跨专业选修)
|
课程模块二:教师发展学科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必修4学分,选修课模块一和二一起至少选修6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不提供跨专业选修)
|
课程模块三:教师发展实践课程
|
|
|
|
|
|
|
|
|
|
|
|
|
基础教学技能训练: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画表达等
|
|
|
|
|
|
综合教学技能训练:讲课、说课、评课、板书、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技能以及理科实验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等
|
|
|
|
|
|
|
|
|
|
|
|
|
|
|
|
二、汇总列表(物理学专业为例)
(一)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应修学分:20)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课程负责人 |
|
教育学 |
|
|
|
|
|
|
|
教育心理学 |
|
|
|
|
|
|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 |
|
|
|
|
|
|
|
中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 |
|
|
|
|
|
|
|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
|
|
|
|
|
|
|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
|
|
|
|
|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I |
|
|
|
|
|
|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II |
|
|
|
|
|
|
|
教育见习(包括课程见习、教学观摩等) |
2 |
10周 |
|
|
|
|
|
教育实习 |
4 |
8周 |
|
|
|
|
小 计 |
20 |
|
|
|
|
|
备注:1.教师职业技能训练I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画表达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II包括:讲课、说课、评课、板书、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技能以及理科实验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等。
2.教育见习:分布在各学期,结合《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开展实践。
(二)教师教育专业选修课(应修学分:6)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负责人 |
|
中学物理实验与教材研究 |
2.5 |
50 |
考查 |
5 |
6 |
|
|
中学物理微格教育 |
2 |
30 |
考查 |
2 |
7 |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2 |
36 |
|
|
4 |
|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
2 |
36 |
考查 |
3 |
4 |
|
小 计 |
6 |
|
|
|
|
|